八天七夜能做什么?
对于每天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可以去一趟野生动物乐园,来一场快乐之旅;也可以“打卡”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但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选择走进大凉山,用八天七夜感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感恩父母长辈提供的美好生活。
2024年暑假,35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孩子加入了四川大凉山生活体验营。他们将在这里度过八天七夜,全程和凉山小朋友同吃同住,开启独立生存、自力更生的时光。
初尝艰辛
在到达集合地后的第一个白天,他们的任务是徒步大约3.5公里到村口集合,到达大本营后分配床铺。
3.5公里的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自带行李的小队员们虽然有一点劳累,但在路上有说有笑,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项任务。
傍晚时分,村里经济相对困难的克其姐弟为小队员们准备好了他们的第一餐——水煮土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一周,这将是他们几乎不变的餐食。
图为小队员们正在挖土豆 图/李双蕲
35个孩子被分成两组,在营地老师规划好未来几天的生存挑战规则后,小队员们进入了第一个没有家长陪伴的梦乡。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需要每天早晨7点准时起床,烧火准备早饭——水煮土豆,然后走几公里的山路挖土豆,再背回营地,接着准备水煮土豆当作午餐,下午需要上山背柴,最后准备晚餐,食物依旧是一成不变的水煮土豆。
一顿白米饭
在连续三天的水煮土豆后,孩子们有点闹情绪了。
但是营地的规矩是:要想吃到自己想吃的食材,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在一番纠结后,小队员们决定通过挖土豆、卖土豆来改善生活。
分工明确后,小队员们拿上锄头、背起背篓开始到几公里外的田里挖土豆。4个小时的辛苦劳动后,他们挑选出品相好的土豆准备第二天到集市卖掉换回一点食材,品相不好的留给自己吃。
第二天一早,小队员们吃过早饭便早早出发赶往集市。卖完土豆后,他们用一部分钱采购了大米、肉、豆腐和一些蔬菜,剩下的一部分钱用来给克其姐弟买了礼物。
晚上,小队员们吃上了白米饭、土豆炒肉丝、烧豆腐。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米饭,今天却格外香甜。这一餐,没有一个人剩下一粒米。
几天时间里,孩子们不仅从心底感受到了粮食的珍贵,也从克其姐弟那里懂得了感恩。
10公里的求学路
第七个早晨,是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触最深的一段时光,他们要和克其姐弟走5公里的山路去上学。
小队员们习惯了父母接送,习惯了快捷方便的城市交通,徒步5公里让他们有了畏难情绪,但是有着克其姐弟陪伴,虽然走了很久,大家也没有抱怨坚持了下来。到达教室后,他们与当地的孩子一同听课,老师讲的知识对于有些小队员来说已经是学过的内容,但是大家学得都很认真。
放学回到村子后,小队员们都说不想再走第二次了,而这只是克其姐弟求学的日常。晚上,他们在克其家一起做了一顿晚饭——土鸡大餐,这是他们在这里的最后一顿晚餐,一场小小的彝族篝火晚会后,第二天他们将踏上返回行程,回到熟悉的家。
八天七夜过去了,没有一个人给孩子们讲什么大道理,但是所有的孩子却从心底感受到了粮食的珍贵,感受到了求学的意义,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并且收获了新的友谊。
大凉山的八天七夜,让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从此懂得了节约的意义,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作者:卜京楠 申健 黄妍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