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重读《长征》有感——长征精神照我行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6月18日07:4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那段苦难和辉煌,一幅幅撼天动地的英勇故事浮现在眼前……

书中,从“巧渡金沙江”到“飞夺泸定桥”,从“半条被子”到“半截皮带”,红军战士翻山越岭、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英雄场景无数。我被“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革命理想信念深深感动。

理想信念的光辉永远明亮。长征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8.6万人从江西于都出发,他们坚信跟着画有镰刀锤头的红旗走,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一路上击退上百万追兵堵截合围,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纵横十余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他们勇往直前,争取胜利。在海拔5400多米的党岭山,一位红军的遗体埋在雪中,胳膊却高高地伸在外边,攥紧的拳头握着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高举在雪山的手臂,是矗立在人间的理想丰碑。

长征途中,15万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战士在严寒的冬天里被冻死;有的战士在饥饿的折磨下,仍然坚持前进的步伐;还有的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中奋勇杀敌,直到壮烈牺牲。这些场景,无不让人深感震撼和敬仰。

革命军人的英勇事迹代代相传。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前沿……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诗篇无处不在。毛泽东这样评价:“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向敌人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战斗下去。”

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转战数月最终跳出数十万人包围圈的制胜之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今天,再次翻开《长征》、去读懂长征。它告诫我们: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多么宽广,生命将何等荣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使命在肩、初心不变、带着火种再次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必将会创造出我们这一代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姜有益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