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趋利避害 共享“气候五福”
——福建气象融入“福”文化的历史和实践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5月19日08:12

江然

“福”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着崇福、祈福、尚福、盼福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精神追求,这与观云测雨、护佑安澜的气象工作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契合。福文化与气象文化有三重“链接”:

首先,是精神“链接”。甲骨文的“福”是一个“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反映出祈求富足安康的意愿。各种祈福、祝福的民俗活动延续传承至今,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愿望表达。进入新时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对“五福临门”“平安是福”的发展诠释,也是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人精神就是传承融合“福”文化的时代注脚,充分表达了气象工作者科学求索、福泽于民的价值取向。

其次,是历史“链接”。气象文化底蕴深厚,是“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周开始,就有专门的天文气象机构负责观测“天象”、祭天祈福。据《福建通志》等记载,福建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气象灾害和防灾的记载。并称为福建三大女神的“海上女神”妈祖、“妇幼保护神”临水娘娘和“健康平安神”马仙,流传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庇佑百姓的佳话。1846年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开始了近代气象的教学课程,1880年福州开始近代气象观测,1934年福州测候所成立并迁至乌山,开启了见证沧桑巨变、护佑民生福祉的历史功业。

第三,是时代“链接”。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在庆祝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气象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推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多年来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在理念和方向上是一以贯之的,目标和要求上是与时俱进的。福建是习近平同志工作过十七年半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建“福”。如今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服务成效,是全省广大气象干部职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服务民生福祉的真实写照。

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依山傍海,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的美誉,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气候五福”。

一是福天。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资源丰富优越。热量资源好,太阳能资源充足,沿海地区及海上风能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十三五”期间,福建成为全国唯一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

二是福地。特殊的地理地形造就福建多样的气候形态,立体气候特点显著,海陆差异明显,局部地区有“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旅游气候资源多样。武平、永泰、德化等10个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福州鼓岭、平潭北港村、龙岩永福镇等65个区域被认定为“气候福地”。

三是福山。全省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3年居全国首位。《2021年福建生态遥感年报》显示,气象条件对森林植被生态质量变化总体有利,2020年福建省森林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为37.3%。

四是福水。福建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省份之一,降水资源丰富。海洋资源亦丰富,全省海岸线超3300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气象部门积极开展海上大风、雾、风暴潮等预报预警业务,为近80条“丝路海运”航线提供气象导航和气象海况预报服务,保障“幸福海洋”。

五是福气。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气缘”相通、福运相连,海峡两岸天气气候互为上下游。福建省气象部门率先开启对台预报服务,被誉为“未三通,先通气”。连续成功举办九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三届海峡气象青年汇活动,开展常态化业务人员往来、常态化航线渔场气象服务,厦金、榕马实施天气联防,为两岸民生福祉作出积极的气象贡献。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福建省气象部门不断拓展丰富“福”的内涵,坚定不移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助力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百姓安居乐业更有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始终保持在93分以上的公众满意度便是最好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福建广大气象干部职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胸怀人民幸福这一“国之大者”,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气象贡献。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