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夜间至28日,一场大雪席卷贵州省福泉市。大雪给年终岁末忙碌的广大百姓的生活生产和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湿冷的寒冬中,福泉气象人坚守岗位,科学研判,提前预报预警,并通过防灾减灾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8日7时,窗外寒风凛冽。值班员胡串早早来到福泉国家气象观测场,一边清扫视程障碍现象仪上的积雪,一边不时抬头,观察10.5米高空中的风向风速仪是否正常运转。巡检完观测场内的仪器,胡串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迅速返回业务平台监控室。钟表指向7时30分,她熟练地打开自动气象站综合监测系统和贵州省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平台,密切关注监测数据运行情况,为8时的应急加密观测做好准备。
2022年12月28日深夜,胡串(中)与同事讨论分析暴雪天气云层发展趋势。 图/阮洪福
参加工作近3年的胡串,已不是第一次遇到低温凝冻天气。“必须保持观测场内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取全、取准气象探测数据,才能更好地为决策部门抗凝冻提供第一手资料。”因为仪器将直接影响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数据的准确性。
降雪天气需进行加密观测,每3小时巡查一次,且需要人工测量积雪深度。胡串来到预先选定的3个测量点,将50厘米的木尺垂直插入测量点雪面,双眼紧紧盯着刻度,反复读取数据,待全部测量完毕,她的双手已冻得通红。
雪花很美,人心更暖。此前正在休假中的李卓卓听闻即将出现雨雪天气过程,主动返岗参与应急值班,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气象短信等平台发送,第一时间为市民传递气象预警服务信息。休病假的预报员唐明剑也放心不下,顾不上身体仍抱恙,早早来到业务平台,加入业务值班,与平台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加密观测,紧盯气象要素变化和云层发展趋势,直到深夜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