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故事
中国气象局退休干部张发喜: “小巷管家”的终极使命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9月26日09:05

不管事情已经过去多么久远,对每一个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张发喜都清晰地记在心里。回忆起人生经历,提起那些人和事,他都会心绪难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尽职的“机要尖兵”

张发喜总说命运眷顾他。

1945年,张发喜出生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一个穷苦的山村。14岁那年,因家境贫困一度辍学,但在多位热心人帮助下他又重返校园。后来,他又告别大山前往当时中央气象局在四川成都开办的气象专科班学习,并在那里入党。1972年,被第一批分配到北京,在中央气象局机关办公室机要室工作。

机要室的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疏忽。从27岁进入机要室到49岁调任其他岗位,在机要室工作的23年里,张发喜严谨、细致,未发生任何纰漏。在担任中央气象局办公室档案处副处长兼保密办公室副主任时,被国家保密局授予“全国保密先进工作者”称号。

回首人生,张发喜说,自己的每一个人生路口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指引和精心培养,他要奉献终身,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

称职的“小巷管家”

心怀感恩,是张发喜一辈子做人做事的动力。

“小巷管家”是北京市试点探索背街小巷整治的全民共治方式。接手“小巷管家”这项工作的时候,张发喜已经是73岁高龄了。工作要求每天在小区里巡视不少于3小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但实际上,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时间,他几乎一有时间就在小区里转。

巡视时,张发喜平时那双眯眯笑眼,变得像猎鹰一样——社区每一个犄角旮旯的问题:从乱停的车辆、违规的设施,到乱丢的垃圾、小区内服务设施状态、小广告等,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能及时处理的,他随手就解决了;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他认认真真记在随身带的小本上,马上向社区汇报。

巡、访、做、报、记,在小巷管家每一天的工作中,搞机要出身的他,每一个程序都认真得无可挑剔,得到小区群众和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2019年3月,他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评为“2018年度优秀小巷管家”。

每一个荣誉称号的获得,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张发喜刚退休便加入了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十几年如一日。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治安志愿者、优秀人民调解员,还获得北下关街道居民工作先进个人、义工之星等称号。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获得荣誉,为的是感恩。

终极的“奉献使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发喜“奉献终身”的心情变得愈加强烈。

2015年,他和老伴王志红从电视里看到捐献遗体的新闻,于是便萌发了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想法。“还有什么能报恩的?就拿自己这百十来斤的身体做个终极回报吧!”

张发喜先征求老伴的意见,没想到老伴说:“你捐献了,我一个人孤零零往哪里埋?我随你,也捐献了吧!”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张发喜先是咨询了医疗单位做公证,甚至考察了专门为遗体捐献者辟出的墓园里的捐献墙,这些只要自己意志坚定、腿勤,都能顺利办理。

而人的情感最难割舍,亲人的观念最难转变。湖北兴山老家,那是张发喜的根脉所在。老家有个风俗,父母的墓碑旁紧挨着的就是长子的墓穴和碑。为得到支持,张发喜给老家7位弟弟妹妹发信息、打电话,逐个做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让他欣慰的是,经过半年左右的沟通,大家慢慢接受了他的想法。

为了给医学提供翔实的科学数据,今年76岁的张发喜,每天认真记录身体变化:曾做过什么手术,心脏出现过几次问题,吃了什么药,有什么样的身体反应……为的就是给研究提供参考。他在捐献书中写道:“没有任何要求,完全交给医疗部门供解剖研究。能符合要求的各种器官,由医疗解剖结果决定,不留骨灰。”

张发喜表示:“生前要和爱人做好与遗体接收单位的联系工作,不给后人找麻烦,也让自己的身体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最后的心愿,做好一名终极奉献使者。”

(作者:王婉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