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这颗淮畔明珠,位于淮河中游,处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蚌埠在气候、历史与人文上独一无二的特征。1918年,蚌埠气象在艰难顿挫中诞生,历经百年风雨,在淮河之畔留下深深的情缘和印记。
生于淮河历百年
1194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的600多年间,经常决口南泛,皖境淮北、沿淮深受其害。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治理淮河的主张,蚌埠气象应运而生。
1866年至1883年,丁显、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提出导淮、复淮等工程,但未能实施。1906年,张謇提出“复淮浚河标本兼治”主张,开设江淮水利公司。1911年1月,江淮水利公司改组为江淮水利测量局,开始施测淮河地形。1915年,柏文蔚正式拟就《导淮意见书》,江淮水利测量局在蚌埠设水文站,并1918年开始观测降水量,这成为蚌埠的第一份气象资料。
1953年的蚌埠气象站。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供图
1923年,意大利修士罗娣在延安路天桥下设立测候所,这是蚌埠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1935年,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在蚌埠设立气象观测所。抗日战争爆发后,测候所和国民政府气象观测所均停止观测。解放战争期间,蚌埠水文站的工作很难正常开展,一些有心人士收集保护的气象数据,成为蚌埠气象百年资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水文气象观测重建恢复,主要为淮河流域和安徽省水利、水情提供服务。1951年8月,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气象处建立华东军区司令部蚌埠气象站,它是当时安徽省三个甲级观测站之一。1962年,蚌埠气象站正式成为国家气象测报站,气象资料参加全球交换。
1962年参加工作的气象观测员顾锦凤回忆,1951年建站的时候,蚌埠气象站只有十几间平房,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7、8个人挤住一间屋,观测场面积约20平方米。到了观测时间,无论是雷雨交加、鹅毛大雪,还是烈日炎炎、寒风刺骨,气象观测员都会冲向观测场,按时记录第一手观测数据。
蚌埠气象台是安徽省第一个气象台,它的建立,意味着安徽气象部门已具备为社会提供天气保障服务的能力,新中国的安徽气象就此步入新阶段。
1953年,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气象处应蚌埠治淮委员会要求,派2名预报员、2名填图员、4名报务员,将蚌埠气象站扩为“安徽省军区司令部蚌埠气象台”。同年8月,奉命转属地方建制。1954年,公开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主要为治淮委员会、淮南电业局、蚌埠铁路局等14个单位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1953年,蚌埠气象站气象观测员观测降水量。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供图
20世纪50年代初至中期,蚌埠气象台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两张地面天气图和两张高空图,另制作点绘分析图用于未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天气预报。当时的传递条件差,天气预报由治淮委员会派人一天提取两次。1957年2月9日,淮河航运管理局有600条支援受灾地区的船只等待装货起航。当日,蚌埠气象台预报将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地且伴有大风,淮河要封冻,并及时通知了航运管理局。最终,船只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做好了破冰通航准备,使6千吨支援受灾地区的粮食物资及时运行到目的地。
1958年,蚌埠气象台开展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蚌埠气象台预报方法渐增,预报员业务能力也逐步提升。退休预报员赵文龙回忆,20世纪70年代初,蚌埠气象台主抓淮河流域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1977年7月,当时淮河水位高、流量大,上游洪峰威胁下游城市的安全。治淮委员会提出王家坝是否要开闸泄洪。蚌埠气象台审时度势、仔细研判,做出“淮河上游暴雨已停止,未来几天将无强降水”的预报。治淮委员会根据这一预报,请全国防总取消了分洪的决定,王家坝蓄洪区十八万亩农田和十余万人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关情淮河赋新能
时代飞速前行,气象事业日新月异。自动化观测逐步取代人工观测,地面气象自动站间距逐步加密,多源现代化观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酸雨观测站等,作为主要力量参与了两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在1998年和1999年夏季进行的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中,首次开展气象与水文联合观测,获取了大范围、长时间序列、加密低空探空观测数据,以及综合陆—气通量观测数据,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开展了梅雨和干旱研究,得到梅雨期多尺度云系三维结构特征及生命史特点,验证两种陆面过程模式,完成了区域资料同化系统的研发。
2023年5月11日,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业务人员核查能见度仪器。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供图
然而,面对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加剧等形势,二十余年前的第一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所得到的成果已然不足。“这需要借助新的观测手段和数值模式,开展新一轮的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主任、安徽省气象局局长胡雯说。
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场。蚌埠国家基本气象站供图
据了解,正在开展的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2023—2027年)将综合利用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等观测手段,通过覆盖全流域+上下游、天空地三维立体的新型观测体系来辅佐支撑。观测内容主要包括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云降水物理过程和水循环综合观测、大气成分与碳循环综合观测、淮河流域与上下游联系的适应性观测等其他专项试验。
新时代、新征程,蚌埠气象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和使命,奋力谱写淮河流域安徽气象新篇章。
(作者:陈玉乔 责任编辑:张林)